最新消息
格力,殺入內窺鏡 | 2023-11-07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baidu.com/link?url=hKPjRWXL5ffU6Ad5_UeFb_lub_PYrJFa1lOs6eNlkVveVGffatohkcvt3a8QzDqlG1VFjJzDk_lYuQh5APfaNoGNSBX-lkIFlgGCPXufQ6a"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nn近日,DPM公司(含北京數字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迪譜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PM”)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格力集團旗下格力金投,灝碩投資參與投資,凱乘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nn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DPM才剛剛完成由軟銀中國資本和中關村龍門投資聯合領投的數億人民幣B輪融資。天眼查顯示,DPM公司目前已完成了5輪融資。nn格力金投的參與也分外令人矚目,作為格力集團旗下重要的投資平臺之一,在醫療領域也有諸多布局,去年格力金投2.74億元受讓國內真空采血系統行業的龍頭企業陽普醫療5.86%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陽普醫療聚焦IVD及數字化醫療領域,堅持“精準醫療+智慧醫療”雙輪驅動。nn而此次格力金投投資的DPM公司同樣專注精準醫療,自主研發和生產了4K熒光內窺鏡攝像系統、醫用內窺鏡冷光源、近紅外熒光成像系統、熒光分子成像儀以及白光內窺鏡攝像系統。nn熒光內窺鏡在臨床中應用具有精準度更高、降低手術風險的作用,作為外科微創設備革命性的技術之一,正成為全球內窺鏡企業競爭的制高點。nn目前在在全球熒光內窺鏡細分領域,史賽克公司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相較于全球熒光市場,國內熒光內窺鏡的發展相對滯后,參與者較少,尚處藍海市場,或為國產化破局的關鍵領域。nn01nn中科院孵化,教授掛帥nn打造外科醫生燈塔nn腫瘤切除的難點在于判斷腫瘤區域及確定有無腫瘤殘余。目前,傳統外科手術中切除腫瘤,可以利用傳統的影像技術如CT、PET、MRI等獲得的是術前解剖結構信息,主要用于對5mm以上的腫瘤進行成像。nn而在手術中,醫生只能依靠用眼睛看和用手觸摸來判斷腫瘤的位置和大小,腫瘤是否切干凈主要依賴外科醫生的經驗。nn高靈敏度熒光分子影像的導航nn而熒光分子影像技術,可在毫秒范圍內可視化熒光造影劑的在體分布情況,從而輔助醫生在術中發現微小病灶、識別病灶位置與形態并做出精準切除。nn相當于為外科醫生畫出了一張有清晰明確標記的地圖,就像是外科醫生的燈塔。nn2003年,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就對分子影像的理論進行探索,主要解決腫瘤的早期發現和為醫生手術時精準導航,此項技術獲美國專利授權的時候,比美國其他大學在該領域的進展還提前了3個月。nn2016年,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基于眾多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成 關鍵字標籤:http://www.ome-top.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