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花旗宣布退出個人銀行業務,信用卡咋辦? 2021-04-21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461423853382124&wfr=spider&for=pc"

新浪財經發布時間: 04-1917:28新浪財經官方賬號,優質創作者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4月15日,花旗集團宣布對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計劃退出包括中國、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13個市場的個人銀行業務,將資源和投資聚焦于更具競爭優勢和規模效應的業務。據了解,花旗此次業務重組不涉及中國市場的企業和機構客戶業務,中國市場仍然是花旗集團全球戰略和業務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花旗集團在中國市場繼續發展的決心堅定不改。全球個人銀行業務(Global Consumer Banking)一直是花旗集團的重要支柱業務之一,但今年一季度花旗集團個人銀行業務表現并不亮眼。一季報顯示,花旗集團個人銀行業務70.37億美元,環比降低4%,較去年同期下降14%。對此,花旗集團表示,雖然去年存款增速加快,財富管理業務增長勢頭強勁,但疫情之下較低的信用卡交易量及全球持續的低息環境抵消了業務優勢。據了解,花旗將計劃退出在澳大利亞、巴林、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波蘭、俄羅斯、泰國和越南的個人業務,將調整為在新加坡、香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倫敦的四個財富中心經營上述地區的消費者銀行業務。不過,花旗將繼續在上述13個市場中服務機構客群,包括私人銀行、現金管理部門,以及投資銀行和交易事業等。“雖然其他13個市場都有優秀的業務,但我們沒有競爭所需的規模。”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Jane Fraser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該集團相信其資本、投資美元和其他資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以應對亞洲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中回報率較高的機會。“我們將繼續提供戰略決策的最新信息,同時努力提高我們為股東帶來的回報。”他表示。2018年,銀保監會曾公布加快落實銀行業對外開放多項舉措,在制度層面為外資銀行進一步開展零售業務提供了便利,但個人業務對于銀行而言是持久戰,對網點依賴性較強,相較于中資銀行,在這一點上外資銀行的確“勢單力薄”。不過花旗集團本次雖止步中國個人業務市場,但依然看好并將持續發力中國對公業務板塊。近年來花旗中國獲得了一系列業務資格,包括本地基金托管人資格、首批“債券通”報價機構、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承銷資格、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代理人資格等。花旗中國也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行中兩家外資行之一。而針對業務調整過渡期,花旗中國明確,將從確保客戶、員工和相關利益方的利益出發,力求以將影響降至最低的方式審慎妥善開展個人業務調整。那欠花旗銀行信用卡的錢還用還嗎?而花旗的個人銀行業務就包括個人信貸以及信用卡業務,這意味著在花旗銀行退出中國個人銀行業務中,對應的花旗的信用卡業務也會退出中國市場,以后大家就沒法正常申請花旗銀行信用卡了。看到這估計有些朋友就好奇了,如果花旗銀行退出了中國信用卡業務,那么之前已經申請的花旗銀行信用卡怎么辦呢?花旗銀行的賬單還要用還嗎?可以肯定的說所欠的信用卡賬單仍然需要正常償還。如果逾期了同樣會上報到央行征信報告。另據臺灣cardu網報道,花旗銀行于上世紀90年代臺灣信用卡開放之初發行信用卡,至今擁有220萬用戶。由于將出售13個市場的消金業務,若無法打包一起售出,臺灣部分將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處理。國內有包括花旗在內的幾家外資銀行發行了信用卡,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市場影響力并不理想。從2015年開始使用花旗信用卡的體驗來看,產品亮點不多,手機銀行APP在使用中也不流暢,相比國內銀行來說差距比較大。外資銀行退出當地市場的新聞并不罕見,臺灣市場數十年間有多家外資的發卡機構退出信用卡市場,最近的一起退出案是2019年4月永旺(AEON)終止了臺灣市場的業務,終止后欠款用戶需要繼續還款止債務完成;另一起退出案,美國大通銀行退出加拿大信用卡市場,而這次退出讓人嗔目的是,美國大通銀行甚至將加拿大持卡人的信用卡欠款全部一筆勾銷。國內之前包商銀行將四個城市的信用卡交由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繼續運營,開創了首例信用卡業務轉讓經營的先例,花旗信用卡如果因花旗銀行退出中國個金市場而轉讓經營或退市,將成為首例外資銀行信用卡業務退市的案例。舉報反饋

關鍵字標籤:www.liidda.com.tw/grab-rape.html
距離台灣很近的澎湖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地點,到了四面環海的澎湖可以輕鬆品嘗到新鮮的海鮮料理,還可以玩到刺激的海上活動,想要平靜一點的還可以遊覽澎湖文化景點,3天內就可以讓你真正認識澎湖,玩到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