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整形,風險與美麗并存(組圖) | 2021-04-21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163.com/10/1201/14/6MQT0S6E00014AED_mobile.html" 整形,風險與美麗并存(組圖)1291183610000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有0人參與王貝生前照片中墺整形美容醫院已停業整頓中新社發整形美容行業興旺,也引發安全、資質等各種問題IC供圖 羊城晚報記者張小磊實習生高金花 今日看一點 超女王貝香消玉殞 揭開整形背后風險 行業發展良莠不齊 監管力度如何加強 近日,“24歲成都超女王貝在武漢中墺整形醫院整形致死”這一消息掀起軒然大波。而事實上,倒在整形臺上的,又何止王貝一人? 近年來,整形美容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地迅速建立,這讓人不得不擔心,醫療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整形美容存在哪些風險?為此,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整形美容領域的多位專家,在目前行業亂象叢生的情況下,整形風險與美麗如影相隨。 悲劇發生, 就在整形手術臺上 11月15日,2005年成都賽區超女、24歲的王貝在整形手術中出現意外,命喪手術臺。 無獨有偶。2007年,廣州一位婦女在廣州華美整形美容醫院進行隆胸等手術時,死在了手術臺上。根據醫院方面提供的單據,陳姨是7月22日下午4時步行入院,暫定次日在局部麻醉和基礎麻醉下進行面頸部筋膜懸吊、隆鼻、鼻孔縮小、隆下巴、假體隆胸術等多項手術。23日上午9時,陳姨進入手術室。“先行局麻隆胸,后做面部拉皮。當局麻一側分離到額部時,陳女士說難以忍受疼痛,使手術難以繼續進行,急需改用插管麻醉。”醫院事后寫道。晚上9時,隆胸等三項手術完成。然而,此時,醫生發現“病人拔管后自主呼吸受限”。在采取一系列搶救措施之后,“病人仍未見好轉”。晚上10時30分左右,院方找來了中山三院的專家和高年資麻醉師集體會診搶救。 24日凌晨1時30分,陳姨被轉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ICU(重癥監護室)救治。醫院《24小時內入院死亡記錄》顯示,“入科后緊急在喉鏡下行氣管插管術,見口腔及氣道內大量胃內反流物,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機輔助呼吸,約10分鐘后出現心率0、血壓0、ECG是一直線……死亡原因:呼吸心跳驟停。” 事后,華美整形美容醫院承認對此事件有一定責任。 狂飆突進, 10年毀掉20萬張臉 根據估算,目前全國醫療整形美容女性目標消費群總數估計為9000萬人,醫療整形美容手術例數每年以100%左右的速度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我國從事醫療整形美容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相關人員達20余萬人,以開展醫療整形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如醫療整形美容醫院、診所和科室超過5萬余所(個),年總營業收入超過150億元人民幣,接受過醫療整形美容服務的人員累計達到300萬人次左右。 整形美容狂飆式發展下也埋藏了不少隱患,醫療整形美容手術事故投訴率高,成為醫療事故的重災區之一。據統計,中國整容整形業興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有近2萬起,10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珠江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柳大烈教授介紹,雖然目前的醫療整容業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普通的大眾化服務,然而我國具有相應資質的合格醫療整容機構,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再加上惡性競爭,直接導致醫療整容事故頻發,已經成了醫療事故的重災區之一。他指出,營利性機構也有其“先天不足”:資本的趨利本性有時決定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處理失衡,部分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和短期行為等也阻礙了其長遠發展;技術力量特別是高新技術薄弱,營利性機構招聘專家或技術骨干往往是公立性機構的人才,結果造成不正當競爭。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孫中生教授認為,正是因為整形美容行業里巨大的利益誘惑,致使越來越多的沒有資質的人來分這塊“蛋糕”,增加了整形美容風險。 監管缺位, 更增整形手術風險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整形美容中心譚新東主任介紹,現在對整個行業的監管沒有跟得上市場迅速的發展。長期以來,醫療整形美容尤其是醫療美容,被看作非基礎醫療的特殊服務范疇,屬于醫療衛生管理工作中的支流。衛生行政部門很少去制定相應的行業發展規劃,醫療整形美容行業在個別地方監管工作薄弱,甚至處于一種放任的狀態。譚新東認為,要規范整形美容行業,既離不開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監管,更要從“源頭”嚴格落實從業者和從業機構的準入制度。 衛生部2002年的“第19號部令”發布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明確在執業醫師的基礎上,經過嚴格的培訓、臨床實踐、考核,方能成為某一專科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取得“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者才能負責實施該專科的臨床工作。柳大烈透露,其實早在2004年的時候,廣東省就有意推出主診醫師制度,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被“擱淺”至今。 柳大烈介紹,雖然全國有近一半的省市已經開始實行主診醫師制度,但是廣東省實施的困難較大:一方面,衛生廳和醫學會在主診醫師由誰來做的問題上“掐架”,難以達成一致;另一方面,主診醫師可以由多種技術職稱層次的人員擔任,這樣一來,教授、副教授、主任、副主任等都“平起平坐”了,自然有很多人不愿意。 柳大烈呼吁,廣東整形美容行業應該成立專門的質量督察小組,“這個專家組可以由一名衛生官員和幾名資深的美容專家組成,定期對私立整形醫院的軟、硬件進行考核,一旦發現問題就可對其進行相應處罰。”柳大烈同時表示,要實現這個愿望,必須由衛生部門來牽頭,“因為只有衛生部門下放權力給醫學會,這個小組才能名正言順地執行監督任務,否則監督效果很難落實。”據其介紹,北京、上海等地都成立了相關的質量監管小組,“他們在行業內的自我監督方面做得很好,廣東也應該跟進。” 孫中生也指出,要規范整形美容這個新興行業,專業醫師培訓也必不可少。“我們現在的通病是太急功近利了。國外畢業后進行專業培訓,七八年以后才能做手術。但是我們國家的情況是畢業后一兩年的就開始做手術了。” “監管之亂,更加增加了整形美容手術的風險。”孫中生說。 五類人群, 不宜在身上動刀子 專家認為,手術項目越多,其風險就會成幾何級數的增長。 珠江醫院整形美容中心王晉煌教授舉了個例子,如果一個項目的風險是萬分之一,那么兩個萬分之一項目同時做,其風險并不是簡單相加得到的萬分之二,而是肯定會超過這個數,有可能就是萬分之五或者千分之一。他表示,規避手術風險,一定要重在“預防”,降低在手術中出現風險的幾率。患者決定做整容手術時,首先要明確手術目的,對手術采取慎重的態度。其次,要做到對手術過程的了解,以及清楚希望達到的效果,和醫院醫生做好交流和溝通。最后,要對手術結果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選擇醫院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專業機構和專業醫院,這樣手術效果才會有保障。 譚新東指出,求美者心態要擺正,不要貪多。醫學也有局限,不能做到完美。而且再完美的整形手術都無法抵抗時間的磨礪。有些人做整容手術上癮,有可能是因為心理因素,這時就需要去咨詢相關心理專家。 醫療是具有高風險特征的特殊行業,因醫療水平、患者體質反應、未發現的疾病、感染甚至目前科學水平無法解釋的原因,任何手術、麻醉、特殊檢查、治療操作過程中及以后均可能發生并發癥和事先難以預料的情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術前,一定要對身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對于身體健康狀況不允許的情況,應主動放棄手術。疤痕體質者,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過敏體質者等五類人群不宜進行整形手術。 武漢市衛生局通報“超女”王貝死亡調查情況 根本原因無法確認 據新華網電武漢市衛生局11月30日通報“超女”王貝醫療事件的調查情況,稱王貝術后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由于王貝遺體已經火化,死亡的根本原因無法確認。 武漢市衛生局法規監督處處長羅時珍通報說,市、區衛生部門是11月24日上午從互聯網上獲悉王貝事件的,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沒有及時上報。 據調查,王貝11月13日10時在該門診部實施頜面骨整形手術,手術于11時許結束,13時20分逐漸出現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生命體征不平穩癥狀。門診部采取面鼻加壓給氧、人工胸外輔助呼吸、行氣管切開術、呼吸機輔助呼吸、靜脈滴注等救治措施。因患者病情危重,當日15時56分轉入161醫院搶救。經過搶救治療無效,于15日凌晨3時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湖北省衛生廳組織專家組對該病例進行了專題討論。專家組認為,頜面骨整形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據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和161醫院提供的資料分析,患者術后發生心跳驟停的主要原因可能為氣道梗阻,從而引起缺氧導致心跳驟停。專家組分析,氣道梗阻的原因包括:手術創傷出血導致呼吸道梗阻;術中或術后咽喉部組織水腫;術中及術后可能存在誤吸;或上述原因皆有。要確認王貝死亡根本原因,需要進行尸體解剖。但王貝遺體已于11月28日火化。 武漢市衛生局通報的調查情況稱,武漢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不能出示手術醫生汪良明《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合格證》,相關情況需要廣東省有關衛生行政部門協查。 武漢市衛生局通報說,手術醫生汪良明持有醫師資格證和醫師執業證,系注冊于廣州遠東美容醫院的執業醫師,執業范圍外科專業,與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辦理會診手續后為患者實施手術,但該門診部不能出示汪良明《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合格證》。手術助手、麻醉醫生、手術護士都持有相關執業資格證書。 武漢市江岸區衛生局副局長胡亞明說,按照湖北省有關規定,醫學美容醫師需要《醫師執業證》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合格證》雙證才能執業。廣東省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此有何規定,尚不清楚。江岸區衛生局已致函廣東省有關衛生行政部門協查汪良明的美容主診醫師資質。 江岸區衛生局核準中墺醫療美容門診部的診療科目為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專業、美容皮膚專業)、醫學檢驗科、口腔科。該門診部已于11月26日停業整頓。武漢市衛生局已責成江岸區衛生局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目前,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正在組織全面檢查轄區內醫療美容機構的執業情況。 白巖松在央視節目質疑相關醫院營業范圍和醫生資質 玩跳高的 怎改扔鐵餅? 11月25日,央視《新聞1+1》播出節目《整容行業須“整容”》。在節目中,中墺整形醫院的營業范圍和主刀醫生的資質都受到質疑。 在節目中,中墺整形醫院向記者展示了營業執照上有明顯的涂改痕跡。營業范圍3的一級診療科目,其中“3”字明顯由“2”改成(見上圖)。當記者追問一級診療科目有哪些內容,王貝手術是否相關時,醫院負責人避而不答。 武漢市江岸區衛生局負責人在節目中說:“這個證肯定是我們江岸區行政部門發的,這種專科性的整形醫院,必須是取得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批件才能成立的。” 央視記者隨后采訪了為王貝主刀的汪良明醫生。在被問到醫院和他本人是否擁有相關手術的資質時,汪良明表示整形醫院到了一定的資質,“這個手術肯定可以做的”。然而對資質的界定上,汪良明的回答模糊,他說:“一般來講,好像也沒有絕對的規定。因為主要看你的技術到哪個程度。”對自己是否具備為王貝進行手術的資質這個問題,汪良明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衛生部門具體的詳細規定我也不太清楚”。 在網絡上,汪良明資料隨處可見。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軍醫系的他,擔任廣州遠東美容醫院院長,曾打造武漢“第一人造美女”曹丹丹等。而央視記者也注意到,他在廣州的醫院所在的科室是假體豐胸。對此,央視評論員白巖松如是評論:“你不能說,這個醫生你過去是玩跳高的,現在突然改扔鐵餅了,但是你自己還對著鏡頭說,衛生系統怎么規定的我不清楚。” 關鍵字標籤:削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