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美國“婚姻教皇”:什麼樣的伴侶能在一起很久,我5分鐘就能預測 2021-05-26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163.com/dy/article/GAPN5NPK0534S70H.html"

  “只要觀察這對夫妻的互動方式,我可以在5分鐘內,預測他們未來是幸福地在一起,還是痛苦地分開。”  聽起來很玄是嗎?但這卻是約翰·戈特曼教授通過40年跟蹤研究后得出的大數據模型。    這項研究的一部分,看起來平淡無奇:  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周末早晨,一對新婚夫婦正坐在桌旁吃早餐。公寓的落地窗外,有人在慢跑,一群鵝在湖濱公園里悠閑地劃水。這對夫婦吃完飯后開始度過他們日常的一天,妻子去找閨蜜煲電話粥,丈夫則打開電視看起了足球賽。一切看起來都很普通,不同的是,公寓的墻上掛著三臺攝像機,正在錄制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衣領上也別著微型麥克風,胸前還戴著心電圖監護儀。  從早9:00到晚9:00,在戈特曼教授精心打造的愛情實驗室里,攝像機會記錄下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傳感器也會追蹤他們身體各項生理指標的變化,實時傳輸給實驗觀察員。  通過這項長達40年、涉及近3000個美國家庭、700對夫婦的跟蹤研究后,約翰·戈特曼教授分析了海量的數據,最終構建了一個嚴謹的人際關系模型。依據這個模型,他只要觀察完一對夫妻的交流方式,就可以在5分鐘內做出預測,判定他們未來是否會分手,并且準確率高達91%!  戈特曼教授也因此被媒體譽為“婚姻教皇”。那么,他究竟是看到了夫妻交流時的哪些征兆,就做出如此“神準”的判定呢?  精準預測背后的“秘密”  先拋開那些深奧的數理推算,我們從日常方面來剖析一下研究結果。  戈特曼教授對夫妻間交流方式的觀察,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觀察外在的互動,二是通過儀器進行監測。  (1)肉眼可見的互動交流  觀察兩個人的交流,主要有三個重點:以什麼樣的方式開頭,過程中是否會充斥消極負面的情緒,以及最終兩人能否有意識去緩和、修復。  如果雙方開場友好,那么談話結果可能就會比較滿意;反之,如果一開口就是挑剔、指責,那么結果也往往比較糟糕。    根據研究,通常一段15分鐘的談話,根據前3分鐘雙方的談話狀態,就可預測出談話結果,并且準確率高達96%。  所以,如果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壞的開頭則注定了整場談話的失敗。  除了談話開頭,談話整個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批評、鄙視、辯解以及以冷戰告終,也是預測婚姻不幸的明顯標識,準確率可以達到82%,簡直可稱之為“婚姻四殺手”。  最后,即便交流中會充斥著爭吵、批評等負面情緒,但只要能及時修復,婚姻就仍然是安全的。否則,預測離婚的準確率就由82%提升至90%。  所以,不怕吵,不怕鬧,就怕心寒之后再也熱不起來。  戈特曼教授的這個推斷,讓人不由地想起一部國產電影《萬箭穿心》。  李寶莉是城里的姑娘,雖然家境一般,但因為長得漂亮,不乏追求者,所以屈身嫁給鄉下窮小子馬學武后,優越感特別強烈。即便后來馬學武升為廠辦主任,家里分了新房,她也依然在他面前頤指氣使,言語前充滿了苛責、鄙視。  搬新家時,馬學武招待工人,被她刻薄挖苦:  “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你當是在廠里搞招待啊!”“真是賤!”    被妻子當眾一頓斥責,不留一絲情面,馬學武只能訕訕地立在一旁,連搬家工人都替他覺得窩囊。  平時對待丈夫,李寶莉更是動不動就把“鄉下人”“婊子養的!”“賤”掛在嘴邊。    雖然一副刀子嘴,但李寶莉內心卻又是火熱的,她一心撲在家上,從不吝嗇對丈夫和兒子的付出。  但悲哀的是,馬學武生性懦弱,又自尊敏感,日益憋屈壓抑下,既無力應對她言語上的惡意,又排斥妻子后來的示好。  最終他出軌、下崗,面對妻子一次次交流中射過來的冰刀霜劍,徹底失去生活的信心,選擇了跳江自殺。  李寶莉因為一張嘴,毀了整個家。她不是不在乎對方,只是太縱容自己的習氣。  生活中,可能不會像電影這般極端,但卻印證了戈特曼教授的推測:婚姻如一座房子,一次次消極負面的交流,都好像今天一塊磚、明天一片瓦,如果沒有及時的修復加固,最終勢必將房子毀掉。  (2)身體語言  除了外在的觀察,戈特曼教授還有另一個利器,即通過追蹤夫婦談話時的生理指標,就能預知他們將來是否會離婚。  通過觀察伴侶戴在胸前的心電圖監測儀器,可以清楚地看出,當心跳急劇加速,血壓驟然升高,包括腎上腺素開始大量分泌時,雙方就會進入超速運轉狀態。此時,人類從史前祖先那里繼承的原始警報系統開始啟動,大腦發出信號:眼下的境況非常危險!  這種身體反應,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此時理性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糕。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很難有這種準確的數據監測,但卻可以明確感知自己身體的反應:心跳加速,四肢緊張,出汗,隨時準備進入戰斗狀態。  此時眼前面對的,不再是愛人,而是對手,是敵人!  當伴侶間時常出現這種狀況,兩個人能繼續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  在愛情實驗室里,結合一對夫妻語言交流和身體信號兩個方面的觀察,戈特曼教授在5分鐘內得出是否離婚的預測結果,準確率即可高達91%。  所以,這也提醒了我們,當與伴侶爭吵時,如果發現自己身體出現了這些反應,最好先自己踩剎車,暫停,讓情緒冷靜緩和后再進行。  學會處理分歧,也就學會了掌舵婚姻  戈特曼教授指出,婚姻生活中69%的沖突都是永久性的,只有31%是可解決的。  所以,像信仰、生活方式、性格、價值觀等方面的沖突,通常都是彼此身上固有的一部分,都屬于永久性問題,想要在這方面爭出對錯,最后只能分道揚鑣。學會妥協,與問題共存,允許彼此差異的存在,所謂“君子和而不同”,才是真正愛的表現。  可以解決的問題,大部分是基于生活細節的:比如一方因工作壓力太大,造成了兩人的關系緊張;或者家人生病住院,雙方在照顧孩子、分擔家務方面出現分歧;或者因為時間安排,比如一個上白班而另一個上夜班,導致雙方陪伴較少,這些都屬于可解決的問題。    而對于可解決的問題,則要積極尋求辦法。戈特曼教授指出,可以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以溫和的方式開始  回想一下前面的內容,前3分鐘的談話方式,就決定了一場談話的結果。討論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它必然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所以,以溫和的方式開始,就奠定了整場談話的基調。  一個溫和的開始并非要求多高,只要不批評或者鄙視對方就行,這點其實很好辦。學習只描述事實,不作評價或判斷;明確表達觀點,避免“我畫你猜”的游戲,都是坦誠溝通、溫和開場的技巧。  第二步:學會提出和接受感情修復  當發現爭論陷入無休止的指責循環中時,要記得及時踩剎車,就能阻止一場災難,這小小的行為其實就是在修復感情。  有道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要能有意識地避免情緒失控,盡量保持以初心相待,就會發現,其實許多問題會隨著內心的釋然而化解。  第三步:自我安撫和互相安撫  當伴侶間面對沖突卻不能有效化解時,無論情感上還是生理上,都會有一種挫敗感。要么覺得義憤填膺,要么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此時會心跳加快、流汗,連呼吸都開始不順暢。  所以,此時需要安撫一下自己,可以通過深呼吸、靜坐、運動后徹底放松等方式讓身體平靜下來。同時可以留意,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伴侶快速平靜下來,當兩個人可以互相安撫時,對待沖突就會輕松許多。  婚姻如一場航行,我們就是那個掌舵的人。  學會用科學的研究來護航,用人性的智慧來引領,幸福其實就是前方。  -THEEND-  ·作者:西惠。  ·壹點靈,關注個人心理成長,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鍵字標籤:www.liidda.com.tw/extramarital-affairs-investigation.html
距離台灣很近的澎湖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地點,到了四面環海的澎湖可以輕鬆品嘗到新鮮的海鮮料理,還可以玩到刺激的海上活動,想要平靜一點的還可以遊覽澎湖文化景點,3天內就可以讓你真正認識澎湖,玩到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