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癥狀是什麼?如何治療?一文說清你的疑惑 | 2021-09-15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QCH9GM0552JSXP.html"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癥狀是什麼?如何治療?一文說清你的疑惑張建福大夫1589943057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之一,是一種非對稱性、非炎癥性、無全身性征象的疾病,也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或增生性關節炎。其主要病理改變是軟骨退行性變性和消失,以及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形成骨贅,并由此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功能障礙,多發生在50歲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其中膝關節是較好發的部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常見癥狀是什麼1、疼痛:疼痛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最早出現的癥狀,早期常為間歇性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膝關節間隙,運動時加重,而休息后好轉。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晚期,休息時也會出現疼痛,甚至在夜間疼痛。痛常常是酸痛性質。一般疼痛位置局限在患病關節的關節間隙,但當伴有滑膜炎時常表現為全膝關節痛。膝關節OA一般關節內滲出液較少,只有在急性滑膜炎時才有大量關節積液。2、膝關節肥大:常因為膝關節骨質增生引起,或滑膜炎性滲出致關節腔積液引起。3、膝關節活動受限:因疼痛的原因,患者膝關節屈伸活動度減小,可引起失用性肌萎縮。4、膝關節畸形:膝關節畸形是OA的晚期表現。膝內翻畸形是OA最常見的畸形,俗稱O形腿。事實上應該遵循階梯治療的原則,即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發病時間的長短,選擇適合的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鍛煉+理療剛剛有癥狀,癥狀間斷發生,程度較輕的時候適合保守治療。比如調整生活習慣和運動方式,避免膝關節負重增大的動作或運動,例如爬山、爬樓、下蹲、跪地等等。同時加強大腿肌肉力量的訓練,比如直腿抬高練習。再輔助物理治療,比如熱敷、烤電,很多輕癥的病人通過上述治療就可以達到減輕癥狀、延緩發展的目的。藥物+減負對于通過上述治療后疼痛癥狀緩解不滿意的病人,可以間斷加用消炎鎮痛類的藥物,再輔以拐杖減輕關節的負重。如果通過上述這些保守治療措施能夠緩解或控制關節疼痛,能夠滿足個人對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的話,就不需要手術治療。因為人的膝關節軟骨退變,在30歲以后就逐漸開始了,所以對膝關節的日常保護應及早進行,盡早干預。(1)注意膝關節保暖,盡量穿著長褲(對老年人也可以帶護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傷),不要把膝關節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2)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膝部不適,緩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痙攣,減輕腫脹。熱敷以濕敷為好,如熱氣浴、溫泉浴。也可用熱毛巾濕敷,但注意如果關節有紅腫時應停熱療。高血壓、心臟病者慎用,夏天氣溫高時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熱敷)。(3)勞逸結合:避免關節過度負重,長時間處于某一體位,特別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應適當活動關節,如多游泳,堅持多騎自行車,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臺階及走不平路。(4)減輕體重:對肥胖人應節制飲食,減少體重,減少關節的承重,多攝取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物。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后點擊關注,后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關鍵字標籤:膝蓋軟骨磨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