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歐美同學會年會暨海歸雙創廣州峰會今天開幕 2022-01-12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china.com.cn/txt/2018-11/30/content_74225220.htm"

大洋網訊11月28日至30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在廣州舉辦。大會開幕式將于今天(29)上午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盛會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和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充分發揮歐美同學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庫”、“智囊團”作用,助力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從留交會到海交會,再到如今的歐美同學會年會,廣州面向全球延攬人才,把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數據顯示,廣州地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才資源總量351萬人,擁有博士學歷約2.1萬人,在廣州創業或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已近8萬人,來穗工作的外國人才1.5萬人次。人們期待,新的人才盛會到來,將為廣州集聚創新人才注入新的活力。盛會共振5.8萬海外精英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在此次大會上,數百名海內外專家學者、海歸創新創業人士將參加以“匯聚華夏留學報國英才,助力廣東走在全國前列”為主題的多個論壇,并開展人才、科技、項目引進和對接活動。一場盛會背后,是留學人員與廣東發展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早在清朝后期,來自廣東的容閎遠赴美國求學,畢業于耶魯大學,成為美國一流大學的第一位中國畢業生。容閎由此也被史學界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廣州人詹天佑不僅是中國鐵路第一人,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歐美同學會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創會之初,他鼓勵歸國留學生“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容閎。  詹天佑。成立于1913年的歐美同學會,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匯聚留學人員力量、整合留學人員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大批留學人員負笈求學的足跡,在近現代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畫卷中譜寫了極為動人和精彩的輝煌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留學工作方針,形成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觀,使留學人員回到祖國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有報國之門。統計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留學生出國學習、回國服務規模不斷攀升,目前已有231.36萬人學成歸國,占改革開放以來回國總人數的73.87%。大進大出的國際人才環流與國家戰略、行業需求契合度不斷提升,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在廣東這片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熱土上,歐美同學會匯聚一批又一批“海歸”精英,引領創新創業發展浪潮。他們創辦或管理的企業大多分布在人工智能、云服務、大數據、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尖端行業,助推廣東、廣州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制高點。數據顯示,近年來,廣東累計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5.8萬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終身教授等143人,累計留學回國人員12.74萬人,總量居全國前列。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10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并對廣東提出新的要求,強調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這也為歐美同學會進一步聯系海歸英才、助力地方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新的征程正在開啟。在這樣的關鍵節點,歐美同學會年會暨海歸雙創廣州峰會在廣州揭開大幕。人們期待,這樣一場重量級人才盛會將進一步匯聚海外人才,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更強大的智慧支撐。人才集聚“高精尖缺”人才扎根廣州創新創業2008年底,留美歸來的博士袁玉宇帶領團隊回家鄉廣州創立邁普醫學,現已成功利用生物3D打印等領先技術,制造出多個用于人體組織修復的新型植入式醫療器械,對患者因疾病或創傷而受損部位進行修復、替代及再生,產品進軍全球高端市場。“邁普公司取得的成績,得益于廣東、廣州這片創業沃土”,袁玉宇說,“現在廣東已成為不少人才回國的首選,特別是過去幾年廣東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對海外人才確實是吸引力最大的地方”。放眼當下,越來越多海外留學歸國人員落腳廣州這座國家重要的城市,扎根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引進新的商業模式和風險投資等融資模式,憑借先進技術、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世界眼光成為弄潮兒,為新時代改革開放寫下生動注解。數據顯示,廣州地區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才資源總量351萬人,擁有博士學歷約2.1萬人,在廣州創業或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已近8萬人,來穗工作的外國人才1.5萬人次。“要創業到廣州、要創新來廣州”。這個口號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廣州在全國率先實施以產業領軍人才為對象的人才引育工程。2016年和2017年,各項目總申報人數均超過1萬人,兩個年度共評選出21個創業領軍團隊、21個創新領軍團隊、39名創新領軍人才、18名創新創業服務領軍人才、56名杰出產業人才以及5988名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補貼專項入選者,一大批優秀產業人才(團隊)加速流入廣州。廣州還探索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引才、惠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016年2月,廣州市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廣州市人才綠卡制度》,對非廣州戶籍的8大類人才,在出入境和停居留、購房、購車、子女入學等9個方面提供戶籍居民同等待遇。較好地解決了人才在穗發展的后顧之憂,讓人才切實感受到廣州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來了就是廣州人。廣州“人才綠卡”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吸引一批年富力強、各專業領域內的“高精尖缺”人才來穗工作和創業,成為廣州引才聚才的有力“引擎”和知名“品牌”。布局灣區海歸人才大會背后的創新加速度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快規劃建設的節點上,歐美同學會年會暨海歸雙創廣州峰會將掀起一場面向大灣區未來的創新風暴。在大會上,一大批政、商、學界的海歸精英和知名人物將出席歐美同學會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論壇。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關話題做主旨演講。大會還將開設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金融投資三個論壇,契合大灣區正在建設推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重點產業行動計劃。思想對話的背后,是面向灣區發展的新力量正在向廣州匯聚。2017年,廣州凈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多家,連續兩年凈增量位居全國前列,預計今年總數將超過10000家,進入全國城市前三。這里不乏留學歸國創業精英創辦的企業身影。加之歐美同學會(廣州)海歸小鎮將落戶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牢牢抓住歷史機遇,按照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灣區創新源的戰略定位,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把歐美同學會(廣州)海歸小鎮建成大灣區新興產業、創新人才匯聚的新平臺和新高地。目前,廣州緊緊抓住國家以更大力度推動全面開放、國際人才資源加快流動的機遇,吸引了港澳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端人才、產業資源、創新資源在南沙集聚。目前,已吸引來自港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區域的1300多名高端人才落戶發展,日益成為海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面向未來,盛會的共振、人才的集聚、創新的布局三者加速疊加,正在粵港澳大灣區激蕩出新的發展動能。文廣報全媒體廖靖文圖廣報全媒體邱偉榮

關鍵字標籤:美國研究所申請條件
距離台灣很近的澎湖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地點,到了四面環海的澎湖可以輕鬆品嘗到新鮮的海鮮料理,還可以玩到刺激的海上活動,想要平靜一點的還可以遊覽澎湖文化景點,3天內就可以讓你真正認識澎湖,玩到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