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被亞洲富婆捧上紐交所,它比羊胎素代價更高 | 2022-04-26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2-04-02/doc-imcwipii1941988.shtml" 本文轉自公眾號“20社”,原文題目為《被亞洲富婆捧上紐交所的熱瑪吉,在海外真的吃香嗎》。作者:羅立璇 熱瑪吉(Thermage),作為非手術醫美項目的祖師爺和佼佼者,正在獨力把所屬公司Solta(SoltaMedicalCorporation)捧上納斯達克。此類項目的主要特點,就是不用開刀,并且大多能實現相對即時的效果。 根據招股書,熱瑪吉占據了Solta接近八成的收入,決定了Solta的業務走向。而我們在其中看到,熱瑪吉的消費者大部分在亞太市場。為什麼這項技術在亞太市場,尤其是中國如此受歡迎,但是在歐美市場卻比較落寞呢? 熱瑪吉“暴利”? 首先要說明一件違反直覺的事情:熱瑪吉技術本身,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么賺錢。 甚至,如果把Solta和互聯網公司、還有近幾年表現不錯的DTC公司相比,它的增長速度和營收表現可能會讓華爾街打哈欠。Solta主要通過販賣器械(比如熱瑪吉機器)以及相關一次性產品(比如熱瑪吉的一次性探頭)來獲得收益,是一家典型的醫美醫療器械零售公司,很難獲得爆炸性增長。 根據Solta的招股書,2018、2019、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35億美元、1.94億美元、2.53億美元,而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三個季度的營收為2.19億美元。計算下來,Solta的平均年增長率為37%,是一項不錯的實體生意。 其中,熱瑪吉在2020年的收入為2.1億美元,占總收入的84%,同比增長47.3%;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之前的收入為1.7億美元,同比增長21.9%,增長放緩。 可以說,熱瑪吉依然是一個用戶規模較小、相對小眾的產品。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艾伯維子公司,艾爾建的Botox(肉毒素保妥適)產品,去年的收入為22.32億美元。熱瑪吉官網宣傳圖 不過,Solta依然符合高精尖技術行業的基本要求——高毛利。在過去三年,Solta的毛利率和凈利率都有穩健增長。截止到2021年前三季度,Solta毛利率達到71.4%,凈利率為33.3%。和同行大多處于50%-60%的毛利率、10%-15%的凈利率相比,這樣的表現稱得上名列前茅。 但是不要忘記,這樣的毛利水平同樣存在于服裝行業和化妝品行業,而且對于推廣、宣傳有著很大的需求,所以認為Solta公司本身有暴利收入,是不合理的。中國賣玻尿酸的愛美客,毛利率甚至超過了90%,而凈利率則在60%。 Solta也在招股書中提到,他們的工廠位于美國西雅圖市郊的博薩爾市,從零部件生產到組裝,均在博薩爾完成。考慮到熱瑪吉機器和探頭是高精尖儀器、又在美國本土生產,即使市場存在較大需求,擴建生產線和擴招人手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即使供不應求,Solta也沒有激進地提升產量。 但人們對于熱瑪吉暴利印象不是空穴來風。 根據Solta的報價,第五代熱瑪吉FLX機器的價格在45-47萬元人民幣左右,一次性探頭價格在6000-10000元之間不等。根據20社的了解,由于供不應求、經銷商抬價,到醫院和美容院等銷售終端時,一臺機器的價格已經達到100多萬,探頭的價格則會超過1萬,這些成本最終都會由消費者來承擔。 另外,國內熱瑪吉授權認證具備操作資格的醫療機構僅169家,具備操作資質的醫生僅248名,過少的醫美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價格。 熱瑪吉的走紅時間點非常獨特。雖然第四代熱瑪吉2015年就已經得到了國家藥品監督局的審批,但它直到2019年才開始流行,并且在2020年大紅大紫。 核心原因是,醫美終于找到了大量吸引圈外小白的渠道:抖音、快手和小紅書,大規模引流。 新氧固然在促成交易上相對有效,但是已經算垂類平臺,吸引的都是已經對醫美有一定認知的消費者。還有一個底層原因則是,這些平臺也同時催化了所謂的顏值經濟,大家都對長得好看有了更強烈的渴望,并且愿意付出更高的代價。 而虞書欣在2020年大火的偶像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里大方承認自己做了熱瑪吉以后,更是完成了一次極其成功的市場普及和教育,讓所有渴望美麗的年輕人都躍躍欲試了起來。 在“羊胎素”之前,熱瑪吉是中國醫美行業真正出圈的產品,而且它是“可以說的”時髦產品。根據新氧數據,在2020年緊致抗衰的品類消費中,熱瑪吉以75%的占比位居榜首,同比增長137.4%。 面對中國市場突然爆發的極大需求,Solta的產能就顯得很不夠看了。 比較灰色的做法是機器租賃,其中就會產生很多不規范操作,比如為了節約成本,不少醫美機構開始使用盜版的一次性探頭(以至于Solta后來不得不推出中國特供版探頭,一旦機器檢測出盜版馬上自動鎖定),甚至還有盜版機器。 原本需要被培訓過的醫生才能操作的步驟,在經過不規范的臨時培訓后,也會讓更多的技師進行操作。對于只作用在相對表層的皮膚的醫美項目,這樣的做法可能一時半會出不了差錯,但是熱瑪吉是作用在更深層的皮膚組織和肌肉組織的,一旦控制不當,就會導致脂肪不均、皮膚凹陷等問題。 今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醫美“速成班”亂象。有大量只培訓了幾天的非法醫美從業者,就能上崗操作割雙眼皮、注射肉毒桿菌等項目,無需開刀的光子嫩膚、熱瑪吉、歐洲之星等,則更不在話下。 所以,通過熱瑪吉走紅而獲利更多的人,很有可能是偷用盜版探頭的美容院老板和擅自抬價的經銷商。 墻內開花墻外香? 如果說熱瑪吉在中國是大部分女性想要通過醫美抗衰時的主要選擇,那么熱瑪吉在歐美則沒有那么吃香。 首先是,和中國市場相比,歐美、日韓等成熟市場,消費者的選擇更多。在招股書中,Solta介紹了自己身處的競爭環境,稱得上群狼環伺。 只要是能夠通過激光或者超聲波等高能量介質來刺激皮膚再生、緊致面部和身體輪廓的產品,或者更通俗地說,不需要開刀就能讓人變年輕的產品,比如肉毒素等,都是熱瑪吉和Solta旗下其它產品的競爭對手。 其中有很多醫美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公司和產品:飛頓醫療(冰點脫毛、超光子、熱拉提)、賽諾秀(蜂巢皮秒)、Lumenis(光子嫩膚)、Ulthera(超聲刀)、Allergan(肉毒素保妥適、玻尿酸喬雅登)等11家公司。這些公司主要來自美國和以色列。 其中有不少推出時間較短的項目,比如超聲刀,依然還未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批,所以不能合法進入中國;而熱瑪吉從2002年正式面世后,隔年就開始申請進入中國市場,此后的審批一直非常順利,在中國市場領跑對手。 其次,歐美市場作為成熟市場,消費者更傾向于把醫美當成一項日常維護性質的消費。這意味著熱瑪吉這種動輒數千美元(國內則是數萬元人民幣)的項目,并不會深入大眾市場。單次消費價格在300-700美元區間的肉毒素、透明質酸(最常見的是玻尿酸)等產品的消費,才是主流。 像中國這種熱瑪吉、歐洲之星等高價項目能夠成為機構收入支柱的情況,在全球來看都是比較罕見的。 整體而言,全球有一個趨勢是統一的,就是非手術醫美項目的增長,比手術醫美項目的增長要快很多。 只要能解決效果問題,消費者當然更傾向于選擇看起來恢復期短、身體代價更小、理論上應該更安全的非手術項目。這也是目前醫美行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競爭對手相比,熱瑪吉一直是一項性價比存疑的醫療手段。 在2003年剛推出這一機器的時候,熱瑪吉公司在一個全國行業性會議里承認,根據他們統計,大概只有28%的患者認為結果是滿意的。 而在此后的更新換代中,熱瑪吉主要提升的方向是升級探頭來減緩消費者的痛苦,從一代還需要全麻,到第四代只需要表麻,第五代已經幾乎沒有太多痛感;以及提升精準度來縮短療程時間,從一代需要4個小時,到第五代只需要40分鐘。 從療效而言,熱瑪吉的原理一直是通過把高能量打入真皮層和筋膜層,產生大量創傷點,從而刺激皮膚收縮、細胞更新,產生更多膠原蛋白,類似有限度地烤了一下內部皮膚。 考慮到此后熱瑪吉公司一直虧損,并在2009年被熱衷于削減研發費用、加強公司商業化能力的威朗制藥收購,產品技術本身實現躍升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但是,熱瑪吉副作用帶來的傷害卻不小。 其中的一個佐證是,它的其中一個主要競爭對手,Lumenis,也就是推出光子嫩膚儀器M22的公司,還能通過培訓治療師來獲得收入。這也許是因為熱瑪吉是一項能量更高(意味著更加危險)的技術,必須要通過擁有醫療執照的整容科醫生來操作。 根據《紐約時報》2006年的調查,有一個地區機構就搜集到了172份和熱瑪吉副作用相關的報告,其中包括臉部燙傷和面部凹陷這類不可逆的傷害。 而它的主要研發者、熱瑪吉公司的首位技術員工,也是熱瑪吉原型機的共同發明人米切爾·萊文森(MitchellLevinson),最近才剛遇到糟心事。 他賣掉熱瑪吉公司財富自由后,因為熟知消費者不想開刀的心理,就又新成立了一家名為ZeltiqAesthetics的公司,研發通過超低溫冷凍脂肪而激發脂肪細胞自我燃燒的醫美產品,酷塑。 還記得美國超模琳達·伊萬格麗斯塔嗎?她有句名言是“低于一萬美金的酬勞,不要叫我起床”。琳達最近接受雜志采訪,坦言自己從娛樂圈消失5年,是因為做了一項讓她毀容的醫美——酷塑(cosmetic)。 本來脂肪應該在被超低溫冷凍后高速燃燒,但她的脂肪卻開始高速增長,最后導致她面目全非。 根據官方公布,熱瑪吉發生面部凹陷的幾率是0.1%,可以通過真皮填充術來解決。而琳達的這種情況是反常脂肪增生,Zeltiq認為發生率是0.025%,也就是四千分之一。雖然看起來概率很小,但只要發生,對于患者而言都非常痛苦。 所以,與其花大價錢下猛藥,不如日常勤勞修修補補,可能是歐美消費者已經給新興市場淌出來的一條血路。 關鍵字標籤:www.sparklingclinic.com/ |
|
![]() |